两千多顷土地是个什么概念,搁在后世的欧洲李玉都能当个国王了,30000多亩啊!可在现在的时空里他养不活他手下的人。不光实际的耕地少,粮食少,他还缺军械,缺甲具,反正除了人不缺,什么都缺。那只能再去找甄炎伸手去了。
“贤侄啊,真拿不出这么多,凌州的库存可不能这么...”甄炎一顿埋怨加讨价还价。
“叔父,甄氏是靠商起家,可知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怎么说李玉前世是干过销售的,讲价什么的在行。
“你...那贤侄告诉老夫,你那千人练好了能抵挡多少东胡人?”既然事主都说了,那他甄炎便要真正的算计算计了。
“瓦剌人没见过,也不知其骑兵的战力,先不论。东面的东胡,扶余,肃慎这几个部族,在平原摆开了打,3000骑冲不动我的阵型,若他们不逃的话,我能干掉他们。”先把牛吹上,要不就是什么也拿不到。
甄炎的眼睛睁的溜圆,“当真?”
李玉信心满满的回道:“当然。”
甄炎站起身来在大厅里来回踱步,这小子要是真能做到,那2000顷地和借给他那些钱粮倒是值了。凌州军吃空饷战力严重不足,虽说现下东胡人还只在辽州活动,北罗那边的情况也还好。可万一要是东胡人渡过饶河,凌州几无防守。若是有这样的郡兵1000人,再加上些青壮,守住凌州没问题,只要能守住凌州不被东胡人袭扰,给了这些军械甲具便也合算。总比被东胡人抢去的好,给了!
甄炎的心中既然有了决定,便不再拖泥带水,立刻派人去府库取物资交给李玉,怎么说这也能算得上是他甄家的力量,不偏心李玉偏心谁?给那些吃空饷的凌州军吗?
当带着人去领军械粮食的李玉看见凌州府库的规模时,他的嘴都合不上了,难怪城外那么多的难民甄炎也不是很慌,光光粮食估计都能让城内城外所有人吃两年,这大汉朝这么强大吗?这就是李玉误会了甄炎,这里有近七成的东西是甄炎动不了的,那是大汉朝的战略物资,留着给羽林军打仗用的,每年都会有洛阳来的官员查点,除非甄炎造反,要不就只能看看。
至于军械,布甲皮甲都不要提,光铁甲就有上千领,质量只比李玉穿的那套山纹甲稍次,可绝对是好甲。可惜甄炎只给他二十领,再给了他200皮甲,200布甲,这就已经比凌州军的待遇好多了。皮盔倒是让李玉拿了足额的1000顶,因为这玩意在府库里有上万。刀枪弓盾箭也都是捡好的拿,足足装了几十辆马车,据那库管官员说这马车也是连马带车都是他李玉的。
刚把东西拉回李家堡,那边管邢也来了,给他送来了50匹战马,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这条件都齐了,那就开始吧。先是编制,以目前的情形看,李玉能对上的敌人只有东胡和瓦剌,这两货的作战方式和作战的能力基本一样,轻骑兵骚扰为主,等到对方疲惫不堪时,把少量的重骑兵派上来冲散阵型,然后就是全家老小一波流。
对付这种纯靠骑兵破阵的打法,从古至今的方法有很多。可是李玉还得考虑到规模问题,有的战术真不是他这小小一曲千人就能做到的。最后他还是决定把兵种细化到队一级,以一队50人为基本作战单位,配备15名刀盾手,25名长枪手,10名弓弩手,有点像西班牙方阵和鸳鸯阵的结合改良版。
原因嘛有两点,一是东胡人的骑弓并不是每人都有,最多有三至四成配备,所以他们并不像是历史上的其他游牧民族那样难以对付。二是他们的军纪不足以形成像历史上蒙古人那样的无解战术,不要以为蒙古人光靠战术装备马匹什么的,他们严酷的军纪才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所以他这样的编制缺点就是比现今的汉军弓弩手配比要少一半,只有两成,但是却比现今的一般郡兵抗击东胡轻骑的能力要好得多;另外50人的小阵改变阵型调转方也更灵活;再有就是他找不到那么多弓弩手,弓弩手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确立了最基本的作战单位,拿剩下的就好弄多了,每屯四队,四个屯就是八百人,再加上斥候队50人,李玉的亲兵队50人,工匠营兼任辅兵100人,先这么弄着。
至于军官嘛,之前那几个记在小本本上的都给任命了。张诨负责甲屯,焦祝负责乙屯,江甾负责丙屯,另有台安人张顺负责丁屯,张老鸦自然是负责工匠营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