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搬进墓室。”
韩非红着眼说:“辛苦师兄师弟。”
李方说:“韩师弟不用客气,当时买墓地的钱一半还是韩师弟派人给老师送来的钱。”
韩非:“钱用上就好。”
李斯和张苍心里惭愧,他们给老师捎过东西,但没有捎过钱。
李方和他们说:“师兄弟们能来的都来了,你们来得最晚,你们给老师守灵三天。然后出殡,如何?”
李斯和韩非张苍都同意,不过他们早上凌晨就赶路,晚上天黑才歇,累得够呛,特别是李斯和韩非年纪已经不轻,休息一夜缓过来后再给老师守灵。
随同来的官员也休息一夜后才到灵堂悼念。
荀子出殡这天,天晴,邯郸城里和柏溪亭康平园有很多人自发来送荀子上山,送行的队伍很长。
荀子自从来青溪书院很少在书院给学生们上公开课,但不妨碍柏溪亭和康平园的人都知道他。
小孩刚在青溪书院上学的时候知道他是先生们的老师,长大后知道他很有名,写几本很有名的书,懂事后更知道他是了不得的人物。
八个壮年男人抬着荀子的棺木上山,抬进墓室,抬进椁,封棺椁后出来封墓道。
墓碑前举行庄重的葬礼,一个多时辰后结束,送葬的人下山回去。
唐启阳和李方李斯他们等着墓道封好后才下山。
第二天,李方和王羽几个年纪比较大的师兄弟便因劳累病倒,大家吓一跳。
徐兰急忙挨个给他们看诊开方,徐山亲自进城抓药回来煎给他们喝药,两日后他们病情好转,不是大病,养一养就好。
来参加葬礼的人相继道别离去,徐山在姑姑姑丈授意下给家境困难的人一些盘缠回家。
李斯和韩非张苍一行人不能呆太久,两天后也道别返回咸阳,徐兰和唐启阳留下过冬,开春再回咸阳。
青溪书院继续停课,一个月后再开课,张良和他弟弟张修也道别回家,青溪书院和松溪庄很快变安静。
松溪庄的人又忙活了一天才停歇,唐启阳和徐兰回来后一直忙碌,到这时才能歇一歇,在堂屋里和阿父阿母聊聊家常,聊聊后辈。
徐石家的老大老二和徐山家的老大已成亲,读书都一般,徐旭和他媳妇学医,想以后开医馆,如今在巨鹿,徐山家的老大徐慧也是学医,和北陆里的一个小伙子成亲,这些天也来松溪庄帮忙……
徐山在旁边安静听他们聊天没有插嘴,他听姑姑姑丈劝解后看开一些,不再害怕面对大父大母的衰老。
午后,唐启阳去看望李方,两人相互打招呼唐启阳问他:“恢复得如何?”
李方说:“还好,我六十多岁了,恢复没那么快。”他看着唐启阳红润的脸说:“你和兰娘子一点都不显老。”
唐启阳:“我们操心的事少,看得开。”
李方微点头,感慨说:“见到你,我总是容易回想当初我们刚认识的时候,我老了。”时间过得真快。
唐启阳真心和他说:“我没觉得你老,明年你和王羽把青溪书院交给可靠之人,后年你们结伴去咸阳游历一番。”
这里的青溪书院自从荀子师生来后他没有插手管过,只在后勤支援,现在也不打算插手管。
李方和唐启阳相交三十年,了解他的性情,知道他真不想管青溪书院,说:“好,我们还真想去咸阳看看,看二百四十多丈长的渭河大石拱桥。”
唐启阳便说:“兰把大桥画下给阿父阿母看,不如我现在说你画?”
李方马上来兴致:“好!”
随后唐启阳描述,李方磨墨画图,一会王羽过来给师兄磨墨和提意见,不多时李方把渭河大石桥画出来。
王羽看着纸上的大桥说:“真是宏伟!”
唐启阳:“是,墨家人很厉害。”
李方看着他说:“你更厉害。”
唐启阳不谦虚:“我和兰也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