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00-110(第2/25页)

年幼,甄应嘉是不会支持任何一个皇子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甄应嘉坐上江宁织造的位置之后,逢年过节无论是对太子还是对别的皇子,全都一视同仁,仿佛是个刚正不阿的包公、海瑞。

还有林如海,他本就是勋贵之后,科举高

中之后,入朝做官也借助了贾家的人脉。两厢加持之下,他也是圣人的拥趸。

只不过,他为人处事比较圆滑,虽然也不接任何一个皇子的橄榄枝,但比起表现得十分刚正的甄应嘉,他的应对就体面多了。

对此,景阳嗤笑连连,私底下与瑶光说:“就看他能刚正几年吧。”

很显然,甄应嘉仗着自己妹妹膝下有两个皇子,面对这些年长的皇子时,底气太足了些,让景阳对他十分不满。

其实不止是景阳,上到太子,下到十皇子,就没有一个喜欢甄应嘉的。在他的衬托下,儒雅清逸的林如海,就更加顺眼了。

入京述职的官员陆陆续续离去,就到了七月秋闱,朝廷科举取士,一个叫贾时飞的士子高中二甲,并一举考入了翰林院。

时飞是他的字,他本名贾化,还有个别号叫“雨村”。

但此时的读书人,多以字在外行走,瑶光对“贾时飞”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也就不知道这人就是造成香菱悲剧的其中一个推手。

不过她暂时也没心思管这些了,因为她娘家的几个弟弟,今年都回山东考试去了。

天枢和天璇往年已考中了童生,今年回去目标就是考中秀才。

天权与天玑还是第一次参加考试,虽然他们俩读书天赋比两个兄长高,但毕竟年纪还小,家里人这次就是让他们去见识一下考场,中与不中都可。

但两人却年少气盛,心里都憋了一股劲儿,想要一举把童生和秀才都考了。

文先生年纪大了,没有陪他们一起去。倒是苏先生走后,傅家另聘的吴先生四十来岁,正有意谒拜孔孟二圣,跟着他们一起回去了。

因玉微嫁给了十皇子,傅安身上也有了官职,没有圣人的旨意不能轻易离京,傅家便求到了景阳头上。

恰好晋王府的司礼监大臣丧妣,圣人已经准了他回乡丁忧的折子,他老家也是山东的。

景阳便把四个小舅子都托付给了他,额外赏赐他三百两银子,又派了十个王府侍卫一路保护他们的安全。

本朝以孝治天下,官员为父母和祖父母丁忧都是应尽的孝道。可丁忧需要三年,朝廷的差事却不可能等他们三年。

因而,丁忧的官员最大的忧虑,便是三年之后如何复职?

那位司礼监大臣虽然在晋王府任职,却一直不肯接受景阳的暗中拉拢,一心为圣人尽忠。

哪曾想,他丧母之后才递了一道丁忧的折子,圣人就立刻批准了。莫说是三辞三让地夺情,便是一道夺情的旨意都没给他。

这番遭遇,一下子就把他给打醒了,也给晋王府其余属官都提了个醒:只要他们在晋王府任职,不管有没有暗中倒向晋王,在圣人眼中就都是不可信的。

那些像司礼监大臣一样的官员都有种兔死狐悲的心寒感:我们这些年的忠心,在圣人眼中究竟算什么呢?算他们道倒霉吗?

如今景阳把四个小舅子都托付给他,就是表明了三年之后,愿意替他转圜,给他安排个差不多的职位。

司礼监大臣又是感动又是羞愧,暗暗下定决心,一路上定要把自己当年考试的经验都传授给天枢四人。

而景阳最看重的,是他山东本地乡绅的身份。

朝廷委派到各地的学政,定然会在当地选拔有功名的学子帮着阅卷,名为“同考官”。

同乡在官场上的含金量,绝不亚于同科和同年。

司礼监大臣是朝廷在册的官员,只是奉命丁忧而已,日后起复的可能性很大,当地乡绅都愿意卖他个面子。

景阳也不是让他帮着作弊,而是有他在一旁看着,没人敢压天枢兄弟几个的卷子而已。

按照惯例,府试比乡试要早一个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