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百一十章 狂潮涌动(第4/5页)

江省身家过十亿的,也抓不出几巴掌来。



钟云峰、唐继华、汪兴民他们第二天还有工作,用过晚宴就相继离开。



沈君鹏今天也算是得到满意的结果,还要动身连夜赶回秣陵去。



萧良与许建强,还有何雪晴、顾培军、徐立桓、纪红群、周轩、梁棠华、赵扬、应江波等人,坐在沈园的茶舍里聊天。



其实这几天真正令萧良心情放松的,不是天盈科技拿到亚马逊的融资,也不是在香港投资的科技股又有了一波喜人的涨势。



虽然他预计能从这一波互联网泡沫里,令所有人都羡慕无比的收割到上百亿甚至更多的现金流,但真正令他放松的,是人造石墨项目最终通过中试验收,年后就将实现量产。



石墨的应用范围很广,国外早在五六十年代就着手研究改性石墨与人造石墨的制备方法与性能,但长期以来,至少在公开的资料里,还没有出现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的研究,更没有人造石墨工业化生产的先例。



蜗巢科技从贝尔实验室引进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采用的是锂化合物负极材料,而从恩益集团引进的液锂电池技术,采用的则是中间相炭微球负极材料。



这些材料国内都没有能力生产,需要从国外进口。



萧良作为过来人,非常清楚未来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主流还是改性石墨及人造石墨;人造石墨的性能更为优越。



工艺成熟的人造石墨制备成本,要比炭微球低得多仅仅是一方面,更主要的还是人造石墨相比较此时液锂主流负极材料的炭微球,能将锂电池的容量一下子提高百分之二十。



当然,并非简单更换负极材料就完事的。



负极材料的变化,是从根本上改变了锂电池的材料构成,需要对包括电解液、正极以及各种界面包裹技术在内的所有环节,进行全盘、彻底的剖析、研究,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更改。



更为关键的是欧美日韩都没有对人造石墨进行工业化生产,蜗巢科技还得从有限而简陋的实验制备方法,从头开始构建全新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花费两年时间,人造石墨最终通过中试线验证,意味着蜗巢科技及星源时代真正掌握自己的液锂电池技术,彻底摆脱掉对日本恩益集团的技术依赖。



更为重要的,原材料进口从此之后也可以绕开恩益集团,能够以低于日韩竞争厂商六折的价格,向各大电子厂商供应同等规模的电池产品,星源时代还有利润。



这一点太关键了。



虽然萧良一而再、再而三从证券资本市场攫取巨量的资金,但也是有限的。



而随着蜗巢科技研究体系及平台的建设,研究的展开、深入,这个无底洞越来越大。



未来高新科技领域,迭代发展的速度会越来越快,靠三五个高水平人才,花费三五年开发一个新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兴的行业需求与发展速度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拉近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每年花费三五亿资金就能做到的事情吗?



如果实体不能产生正向的利润回馈,这样的资金供给模式,迟早有一天会出大问题的。



不要以为从证券资本市场攫取一两百亿的资金,就能支撑起多么庞大的研究。



更何况锂电池以及各种原材料的产能扩张,对资金的渴望同样恐怖。



虽然新生产线最大限度的采取手工作业,将成本降低到两亿以下,良品率也提高到80%这一能接受的水平了,但未来五年内,要用足够低廉的价格以及充足的产能,将日韩锂电厂商死死压制住,还要兼顾上游原材料的供应链建设,每年新增的产能投资就要保持在二十到三十亿之间。



如果实体不能产生足够的利润回馈,甚至还持续亏损,萧良他要从股市捞多少钱,才能将这一计划贯彻下去?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