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章 君臣之议(周二求追读啊)(第2/2页)

而姜恪则说道:“新罗既有异心,当全部扣押,另遣使至新罗申斥!”



不过双方虽有争执,但在先让安东都护府和熊津都督府做好准备这一点上倒是一致的。



然后便是吐蕃。



这次没有分歧了,宰相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扣押赞婆。



先关了再说。



等到宰相们说完了,李治询问观摩了半天的李弘道:“太子有何想法?”



李弘顿了一顿,还是将自己最初的想法说了出来:“赞婆如今被逮捕之事,吐蕃使团尚且不知,据臣所知,臣来时吐蕃使团正对外宣称正使得病,不便见人……”



“如此,若是暂时不对吐蕃动兵,不妨顺势而为,先当赞婆真的病了,再伺机行事。”



李治听后,点了点头,问道:“太子之言,众卿以为如何?”



李弘所言没什么错处,只是顺势而为罢了,宰相们自然没有异议。



只他们看着首次参与御前议政,便已经显露出几分沉稳果干的太子。尤其是其中与李弘不熟悉的几位,集合此次事情的伊始,难免心有所感。



——在以后,太子的存在感要更强了。



……



对于李弘来说,借着一桩案件,向皇帝和宰相们揭露吐蕃和新罗的野心,他的目的便已经达到了。



如左相姜恪,此时便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吐蕃对于大唐的威胁要胜过新罗,都省得李弘提醒了。



接下来的事,皇帝如何处理吐蕃和新罗,其实就和李弘没多大关系了。



自觉解了一桩心病的李弘心情很不错。



狄仁杰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值得李弘重用。



当日,李弘留在了蓬莱宫,直到晚上才回到东宫。



直到次日,他才来得及召见立下功勋的狄仁杰等人。



出乎李弘预料的是,李敬业竟然应邀也来了。



作为如今大唐军方第一人李勣的长孙,李敬业身份过于特殊了些。



只是李弘并不知道李敬业的到来有没有征得李勣的同意。



但来都来了,不管李勣知不知情,李弘都没有把人往外赶的道理。



倒是同样立功的李敬猷和李敬真没来。



李弘听说,听闻他们白日里仍在平康坊厮混的李勣不顾李敬业的求情,将两人打得床都下不来了。



当日,李弘于崇仁殿设宴,宴请一众有功之臣。



而这时,狄仁杰坐在李弘侧首,许彦伯已无怨言。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