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一集 叩桡退兵(第7/8页)

外交活动,后世亦称谋士。鬼谷门人苏秦力主合纵拒秦,师弟张仪则力主连横破纵,纵横家由此得名。



其九杂家。博采各家之说,以兼儒墨,并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杂家着作以《吕氏春秋》、《淮南子》为代表,分别为秦相吕不韦与汉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所着。



其十农家,出自上古管理农业官吏,尊神农氏为开派祖师。以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列于民生首位。农家分为两派,一派只言种树之事;另一派通过农业,关涉政治。



其十一小说家,是先秦与西汉杂记民间古事学派,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以记录民间街谈巷语为业,并呈报上级诸侯贵族,以作施政参考。



其十二方技家,以医学为理论基础,包括后世医家与方士。更有房中、神仙二家,多归入道家门派。方技家代表人物,远古有岐伯、俞拊,春秋时有扁鹊、秦和,汉有仓公。



画外音:通过百家争鸣,各家之间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取长补短,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基本形成,为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贡献甚巨。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思想解放运动,亦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重要里程碑,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基础。



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五十四岁,终为鲁国司寇,身列朝班。



鲁桓公后裔孟孙封于成邑,叔孙封于郈邑,季孙封于费邑,交相把持国政,号称三桓。然其虽曰把持国政,私邑却为家臣邑宰盘据,复又侵凌三桓。



孔子见此,进言国君: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古之制也。今三家过制,请皆损之。



鲁定公采纳孔子之议,三桓亦皆同意。



因有三桓大力支持,郈邑城墙被顺利拆毁。



季桓子家臣公山不狃盘据费邑,倚仗兵强城高,向来不听家主之命,并连国君亦不放入眼中。闻说定公欲令孔丘拆毁三都城墙,郈邑已隳,乃增费邑防备,以御公室之兵。



孔子弟子仲由字子路,时为季氏宰臣,奉师父及家主之命,带兵来毁费邑,公山不狃率家兵据险以抗。又使叔孙辄分兵一半,带领费人直捣都城曲阜。



鲁定公不曾防备,见费人攻至,仓皇逃到季孙氏家中躲藏。



大司寇孔丘沉着冷静,仗轻车长戟,率兵反击。



孔丘非但学识过人,兼受父祖遗传,勇冠三军,只经三合,便击败费人。公山不狃只得保护叔孙辄逃往齐国,费邑城墙终被拆毁。



子路拆毁费邑,复来毁隳成邑。



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亦效公山不狃,率兵据城抵抗。



子路来报师父,孔子请孟孙氏出面协调。



孟孙却已看出,孔子是以抑制家臣为名,其实推行增强公室,抑损三卿之实。于是便又反悔,一边托病不出,一边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对抗子路之兵。



孔子叹道:我虽能制三桓,然国君在其手中,未免投鼠忌器,不能恣意为之也。



由此毁隳三都之策,只因孟孙抵制,功败垂成。



季桓子召见孔子,闲论天地宇宙,万物之理。只因孔子知识渊博,无所不通,季桓子与语竟日,如在江海之中,莫窥其际。忽有仆人自费邑而至,急步上厅,神色慌张。



季桓子:何事惊慌如此?不见有贵客在堂乎,失礼至甚!



仆人:家主,是有一事,甚是惊怪。我等于国中穿井,掘得土缶,内中有物似狗,不知何类,故来报与主公,请令定夺。



季桓子闻报,惊怔半晌,不知所答。



孔子笑道:据孔丘所闻,山之怪曰夔魍魉,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羵羊。今得此物于土中,其为羊必矣,并非狗也!



那费邑仆人面显惊奇之色,正要答言,却被家主止住。



季桓子有意考较孔子学识真假,于是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