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九集 萧何之智(第1/8页)

大风忽起,山雨欲来。



闻报汉帝天使将至淮南,英布愈惊。于是立即召集群臣,询问对策。



英布:天子传示梁王首级在先,今又遣使复来,是为何故?



部将:此必是贲赫畏罪潜逃,上书言变,捏造大王将欲谋反,天子复派人来查也。



英布:则重贿天使,善加辩解,不亦可乎?



部将:所谓贼咬一口,入骨三分。燕王卢绾与陛下乃是发小,又有何罪?只因他人一言诬告,以至百口难辩。且磊王此前又有暗中部署军队,以备朝廷之实,亦不经查也。



英布:既是如此,当如之何!



部将:七个异姓诸王,今已先后被除五个,只余长沙与我淮南。大王坚信,汉帝会对此二国手下容情,留而不除之乎?



英布:此言是也。传本王命令,杀死贲赫全家;并发檄文,起兵造反!



汉使行至半途,闻说淮南王造反,檄文已发,消息确凿,只有返回长安,奏报天子。



刘邦闻报,厉斥丞相萧何,复命自监中释放贲赫,封为将军,酬其首告之功。



复又召集群臣诸将,问道:英布造反,公等谓以何策应之?



众将皆道:出兵攻打,擒而坑之可也!



高祖闻此,摇头不答,宣布散朝。



汝阴侯夏侯婴退朝回府,因召原楚国令尹薛公至府饮酒,诉以白天之事。



薛公说道:某若是淮南王,亦必造反。



夏侯婴:先生醉矣。皇上分茅裂土,立其为王,使其显贵;面南听政,立为万乘之主。有何对不起他处,必致谋反?



薛公:老朽未醉,是殿下在梦中未醒也。



夏侯婴:此言何意?



薛公:天子虽然情重,奈何皇后薄情。那皇后吕雉为维护太子地位,对开国功臣最是忌惮,非要全部谫除不可。只于去年一岁之间,便先杀淮阴侯韩信,次诛梁王彭越。淮南王与其二人有同样功劳,结为一体,宁不兔死狐悲!一王一侯,无罪见诛,英布自然会怀疑祸殃本身,故而造反。情势所逼,人同此情,又何疑焉!



汝阴侯闻而大惊,罢酒之后,夜入皇宫,密奏天子:英布必反,陛下不可大意。



刘邦:卿又如果知道?



夏侯婴:原楚国令尹薛公,今为微臣门下之客。是其以情势论之,便知英布必反。



刘邦:英布果反,则以何策应之?



夏侯婴:薛公大有韬略,淮南王之事,陛下可以问他,则必有妙策以献。



刘邦从之,乃于次日召见薛公,当面询问:淮南王果欲反乎?卿有良策以应之乎?



薛公:英布造反,不值奇怪。如今既反,需观其采取何策。假使英布计出上策,山东地区则不归陛下所有矣;计出中策,胜负难料;若计出下策,陛下即可安枕无忧。



刘邦:何谓上中下三策?先生请道其详。



薛公:英布若东取吴,西夺楚,吞齐并鲁,传檄天下,使燕、赵固守本土,此为上策;东攻吴,西取楚,吞韩占魏,占有敖仓,封锁成皋要道,是谓中策;东攻吴,西取下蔡,迁辎重财宝至越,身居长沙,是谓下策。



刘邦:若依先生看来,英布当取何策?



薛公:取下策必也。



刘邦:先生据何而作是言?



薛公:英布本是骊山刑徒,奋力做到万乘之主,皆图自身富贵,而不顾及百姓,不为子孙后代计,故必取下策。若非如此,岂肯因一姬妾,而得罪中大夫贲赫乎?



汉帝:善哉,是论也!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