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不止李泰之行。不仅如此,复将隋炀帝所居芙蓉园赐之,居地三十顷,周回十七里。
李泰长子李欣,也为太宗所爱,四岁时便被接进宫中抚养。李欣极善讨祖母长孙皇后欢心,并常与幼叔李治一同玩耍,叔侄二人感情非同一般。唐太宗对李泰逾制宠爱,史官亦不由感慨道:“其宠异如此。”但李泰文才是为诸王之冠,无可争议。
画外音:贞观十五年正月,李泰与萧德言、顾胤、蒋亚卿、谢偃等人共撰《括地志》完稿。《括地志》全书,按全国十道排比358州,再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境各县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征引广博,保存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珍贵资料,对后世影响甚深。原书字数无考,今存《括地志辑校》八卷,约13万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唐太宗览书大喜,如获至宝,诏命收入皇家藏书阁秘府,又大肆赏赐李泰。
褚遂良见赐物数量之多超过太子规格,不得不上疏劝谏。
唐太宗悦纳其谏,却并未削减李泰开支,而是取消太子开支限制,以为权衡之计。
李泰不仅精于文学,喜好藏书,书法出色,且对书画鉴赏也相当在行。相传周穆王时《八骏图》亦因李泰,才得流传。
《括地志》完稿同年,李泰为母亲长孙皇后所造龙门山宾阳洞佛龛落成,唐太宗亲自前往大阅伊阙。因见碑文是由岑文本撰稿,褚遂良书写,不由大喜,便对魏王愈加溺爱。
正因如此溺爱,李泰便生错觉,以为只要寻出太子过错,父皇定然必有废立之举。
太子为与四弟李泰攀比,就库中财物索取无度。
左庶子张玄素上书谏道:周武帝平定山东,隋文帝混一江南,勤俭爱民,皆为令主;有子不肖,卒亡宗祀。圣上以殿下亲则父子,事兼家国,所应用物不为节限,恩旨未逾六旬,用物已过七万,骄奢之极,孰云过此!况宫臣正士,未尝在侧;群邪淫巧,昵近深宫。在外瞻仰,已有此失;居中隐密,宁可胜计!苦药利病,苦言利行,伏惟居安思危,日慎一日。
太子恶其书用辞尖刻,思谋再次报复,便令户奴埋伏在张玄素早朝途中,密以大马棰击之。多亏户奴当时慌张,将张玄素击倒后便逃,张玄素便为家仆救还,几乎毙命。
秋七月,戊午。诏命以长孙无忌为司徒,房玄龄为司空。
时因太子李承乾失德,魏王李泰有宠,群臣日有疑议,以为将要废立。太宗闻而恶之,乃谓侍臣:方今群臣之中,忠直无有逾于魏徵者。我当遣其师傅太子,以绝天下之疑。
于是诏以魏徵为太子太师,纠其失德之行。然而太子暴戾已成,魏徵亦已无能为力。
贞观十六年,九月丁巳。
薛延陀真珠可汗前番惨败,已知远非大唐对手,乃遣叔父沙钵罗泥孰俟斤来朝长安,献马三千,貂皮三万八千,马脑镜一,以表归附,并请赐婚。
太宗准其降附,但知薛延陀反复不定,故而未许其婚。
当时凉州之地,高昌旧民、唐朝镇兵及谪徙者杂居,极为难治。唐太宗因设安西都护府,以凉州都督郭孝恪行安西都护、西州刺史。
镜头闪回,补叙郭孝恪来历。
字幕:郭孝恪,本名郭敬,字孝恪,许州阳翟人。
郭孝恪年轻时便志向不俗,但因不事生产,被其父兄视为无赖。隋末天下大乱,郭孝恪率领乡里数百人起事,投靠瓦岗军。首领李密大喜,命其与徐世积一同驻守黎阳。
瓦岗溃败之后,徐世积归降唐朝,命郭孝恪奉表入朝。
唐高祖封郭孝恪为宋州刺史、阳翟县公,命与徐世积经营虎牢以东地区。并赐徐世积姓李,重加委用,许其所得州县,委任便宜行事,随宜选补部下官吏。
其后夏王窦建德攻破黎阳,俘获淮安王李神通、李世积之父徐盖等。李世积被迫投降窦建德,但旗号虽改,内心仍忠于唐朝,并与郭孝恪商量脱身之计。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