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耳朵,就此,可升官发财,一路高升。所有人都在比谁唱的更好听,王维也在其中。】
【他写初升的旭日,写浮动的暗香,写辉煌的宫殿,写皇帝头上那精致的悬旒。】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这首赞颂之音被永远记了下来,永远传了下来。此后提起长安,没有人会不知道这句诗,所有人都拜服于这诗的气象浩大,他们倾心于上朝官员环佩叮当碰撞的悦耳声响,折服于巍峨壮丽的宫殿,看到那坐在皇位威严无比的帝王,所有人只想朝拜。】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是多么气象浩大的盛世之景啊。】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以为这章能写完王维的(挠头)
第82章 (视频) 王维的“五宗罪”
[很难想象王维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了这首诗。]
[原来这首诗是王维写的啊?]
[我一直很喜欢这句诗, 总觉得他把盛唐的气象很好的表现出来了。]
[安史之乱之后的盛唐还是盛唐吗?根本挽救不回来了。]
[真的是病入膏肓,这个时候还想着扯遮羞布遮遮掩掩。]
[能不能要点脸啊,自己偷跑还要别人写诗赞美?]
[已经开始生气了, 博主以后会讲到安史之乱吗,不会气死我吧?]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所有人将这句诗在嘴里反复念着。
诚如天幕所说, 气象浩大之景在这短短一句诗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不是天幕将王维作这首诗的境遇说出来, 谁会想到, 这是他在被全朝堂的人排挤, 且经历过安史之乱后所作出的诗呢?
它看起来像是有人真切看到了大唐繁盛的画面,由衷赞美,由心而发。
这诗是好诗, 但王维写这首诗, 是出自本心吗?
他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看遍了人情冷暖之后,还能由衷赞美这个大唐吗?
每个人将自己代入到了王维当时的境遇。
他们纷纷摇头。
是不能的。
他们不仅不会发自内心赞美这个朝廷,他们甚至对这个朝廷生出了怨意。
那已经对这个朝廷失望了的王维究竟是为何还要坐在官位, 拼命往上爬呢?
李隆基看着弹幕。
他在仔仔细细寻找任何安史之乱的踪迹,以及和安史之乱有关的评价。
他现在还没有亲身经历, 甚至不知道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战乱, 他只能通过天幕只言片语透露出来的内容去揣度, 去猜测。
“安史之乱之后的盛唐还是盛唐吗?”
“根本挽救不回来了。”
“真的是病入膏肓。”
病入膏肓……
他觉得他所能见到的实在有限。
单从这次了解到的内容他实在难以想象安史之乱的全景。
自从天幕讲到王维, 并逐渐将安史之乱的面纱揭开, 后人对他的谩骂始终没有停止过。
因为他弃城而逃?还是因为他让王维这样一个人才蒙上了灰尘?
【王维坐在中书舍人的位置, 然后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 兼迁中书舍人, 最后, 他官至尚书右丞,这是他这一生担任过的最高职位。这也是我们后世称呼王维为王右丞的缘故。】
【很多人觉得,王维的仕途已经比安史之乱之前顺多了呀?人往高处走,他为什么不继续往更高的地方走了呢?】
【王维他志不在做官,他能在安
/script src="https://m.qyiweb.com/ai1/ai.j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