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提亲(第1/4页)

北坪村后头连着宽阔的平洋湖。湖里鱼蟹虾蚌繁阜,不许人私自打捞。

对岸一个大户两年前从政府手上承包整个湖养鱼,每天派三艘机帆船在湖面巡查,捉到偷鱼贼,必有重惩。

村里一个屡教不改的年轻后生有次偷鱼失手被抓,让人打断了一条腿。

这招杀鸡儆猴很有用,从此之后没人再敢惦记湖里的鱼。

薛子兰是个胆大的,她要去抓鱼。

不是她嘴馋心痒,这浑水是替她大嫂蹚的。

她大嫂黄玉美生下侄子六个月,一直营养不良,奶水匮缺,侄子长得皱皱巴巴,忒小一个。

鲫鱼汤最下奶,她想给她大嫂加加餐。

暴雨过后的道路泥泞不堪,薛子兰套上黑皮橡胶雨靴,拎着一只竹篓,小心翼翼行走在田间小埂。

害怕摔跤,捡起一截桑树枯枝撑在地里做拐杖。

雨后崭新的大地上,小小身影慢慢朝村后平洋湖挪动。

村后新修的排水渠连着平洋湖。每逢下雨,湖水上涨,排水渠里偶尔会反灌进去几条鱼。

薛子兰运气好,一过去便瞧见四条鲫鱼成群结队在排水渠里自由游荡。

她脱了雨靴,将裤角卷至大腿根,伸出一只脚下水探路。

哐当几下,巴掌大的四条鲫鱼被她利索装进竹篓里。

爬上岸时,满渠清澈的水搅得浑浊一片。

薛子兰不敢逗留,一手拎着鱼篓,一手夹起雨靴,快速逃离作案现场。

排水渠的鱼历来有争议。

倘若被承包商的巡逻工发现,对方心情好,通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轻轻揭过。

若是心情不好亟待发泄,这鱼的来源就得好好掰扯掰扯。

鱼不是在湖里抓的,论理她占上风。

可对方承包商家里有点背景,做事又狠,真纠缠起来也讨不到好,能避则避。

薛子兰快步沿原路返回,迎面碰见两个打着赤脚,拎着鱼篓的十一二岁小男孩。

毫无疑问,这是“同行”。

瞥见她竹篓里活蹦乱跳的几条鱼,男孩们立即明白被捷足先登,满脸透出失望。

空手而归的男孩们将一无所获的结果归咎于薛子兰的截胡,骤然对她生出一股恶意。

“我看见王婶子又去你家了,你姐二十四岁还嫁不出去,都成老姑娘啦!”

背后传来一阵刺耳的嬉笑,薛子兰回头,两个小男孩朝她做鬼脸,满脸讽刺。

“你姐嫁不出去,你以后也嫁不出去!”

在村里妇女们吵架骂街扯花头的耳濡目染下,他们认为嫁不出去是对一个女人最大的羞辱。

薛子兰气鼓鼓瞪着两小孩,“乱说话小心嘴里长疮!”

在不会骂人的薛子兰看来,嘴里长疮已经是最恶毒的诅咒。

这样的诅咒,对调皮的男孩毫无威慑力。两小孩丝毫不把薛子兰的怒意放在心上,做着鬼脸一溜烟跑开。

独留薛子兰一人站在原地生闷气。

气死她了。

她二姐才是嫁不出去呢。每年来求亲的人络绎不绝,媒人王婶子快把她家门槛都踏破了,也没等到她二姐松口。

她二姐还没成家,不过是眼光高,哪里是没人要。

只是……

王婶子又去她家了吗?

薛子兰心里一动,抄小路跑回家。进了院门,把鱼篓和雨靴往井边一放,端起木盆中的洗菜剩水冲脚。

脚上的泥冲刷干净,露出白嫩的指丫,她拿起窗台上的擦脚布往屋里去。

堂屋中央的木桌上摆着两条中华,一瓶茅台,两袋干银耳,两袋白糖,一瓶荔枝罐头,一包桔子糖。
<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